看著那張空著的椅子、還有潔亮到反光的桌面,周明淵主任的座位已經幾個月沒有人坐了。醫護同仁每天在醫院看盡生老病死,但醫護也是人也終將有謝幕的一天。
閱讀更多近期火警頻傳再度引起大眾對於居家安全的重視,根統計,台灣平均每四小時就發生一次火災,最常發生的時段是上午9~12點,發生火災的建築物類型是集合住宅,住家首先怕起火,更怕延燒導致無法逃生,針對住宅火災的預防和規畫可從這四點著手。
閱讀更多餐飲業面臨巨大海嘯,倒店潮如骨牌效應發酵。餐飲界哀鴻遍野,然而就像超級英雄總是會在黑暗後帶來黎明一樣,我發現HPP技術,可能會對疫情後餐飲界的台灣,帶來革命般的變革。
閱讀更多我比疫情之前更明白,日出日落不再理所當然,而都是恩典!當我還能維持著一樣的頻率、每周3至4次沿著河濱跑步或騎自行車時,心裡就特別珍惜。對於網路上大家分享的那句「你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為此付出代價」也更深切有感。
閱讀更多相較於17年前的SARS主要疫情發生在中港台三地,這次COVID-19疫情蔓延全世界,太多的未知和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警衛大哥的態度是我們需要學習保持的:一直到各大急診室的發燒篩檢站被關閉、被拆除的時候。
閱讀更多購屋時看到社區的豪華公設,不如先攤開數字,了解實際的面積計算,盤算這些公設是否符合需要,對購物人來說,最大的癥結點還是擔心把錢花在「看得到用不太到」的公設。
閱讀更多這波新冠肺炎從年前延燒至今,不光是旅遊業,餐飲業倒店潮效應也浮現。近來最顯明的例子就是英國大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在台北、香港的餐廳宣告熄燈,難道是餐飲業凜冬已至?
閱讀更多新冠病毒疫情蔓延, 可能重現當年SARS後房市崩盤的戲碼嗎?尤其是年前就開始賞屋的客戶,進入議價階段時,常希望藉此作為談判條件,但房價真的會降嗎?
閱讀更多很多人會把2019視為「餐飲災難年」,但在我看來,災難也象徵轉機,轉機帶來變化,我想藉此回顧2019餐飲大事以及展望2020的趨勢發展。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