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2.0上路,這3件事揪母湯

為了讓不動產交易資訊更加透明化即時化,實價登錄2.0在7月1日上路了,而新制和舊制,到底有甚麼不同?又對房市有甚麼幫助?

閱讀更多

勿忘初心——紀念親愛的周明淵主任

看著那張空著的椅子、還有潔亮到反光的桌面,周明淵主任的座位已經幾個月沒有人坐了。醫護同仁每天在醫院看盡生老病死,但醫護也是人也終將有謝幕的一天。

閱讀更多

買房時,怎麼挑防火宅?

近期火警頻傳再度引起大眾對於居家安全的重視,根統計,台灣平均每四小時就發生一次火災,最常發生的時段是上午9~12點,發生火災的建築物類型是集合住宅,住家首先怕起火,更怕延燒導致無法逃生,針對住宅火災的預防和規畫可從這四點著手。

閱讀更多

關於媽媽

養兒當知父母恩,在我自己成了媽媽之後,對於自己媽媽感受也和兒時不同了,我沒有意料到的是,當我想寫點甚麼關於媽媽時,第一個跳出來的居然是媽媽的味道,這並不是甚麼讓我魂牽夢縈的媽媽拿手料理的飯菜香,而是兒時我常常會在媽媽身上會聞到的味道。

閱讀更多

全台首創!林燈基金會贊助蘭陽女中3年全英語課程起跑,千名學生受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及培養人才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林燈文教公益基金會」為了提升宜蘭學子們的英語口說能力,今年年初於蘭陽女中啟動長達三年的英語人才培育計畫,初步估計將有上千位學生受惠,寫下了宜蘭教育界的歷史新頁。

閱讀更多

疫後新食界,HPP將帶來餐飲業春燕

餐飲業面臨巨大海嘯,倒店潮如骨牌效應發酵。餐飲界哀鴻遍野,然而就像超級英雄總是會在黑暗後帶來黎明一樣,我發現HPP技術,可能會對疫情後餐飲界的台灣,帶來革命般的變革。

閱讀更多

當一切不再理所當然!

我比疫情之前更明白,日出日落不再理所當然,而都是恩典!當我還能維持著一樣的頻率、每周3至4次沿著河濱跑步或騎自行車時,心裡就特別珍惜。對於網路上大家分享的那句「你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為此付出代價」也更深切有感。

閱讀更多

那年警衛大哥教會我的事

相較於17年前的SARS主要疫情發生在中港台三地,這次COVID-19疫情蔓延全世界,太多的未知和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警衛大哥的態度是我們需要學習保持的:一直到各大急診室的發燒篩檢站被關閉、被拆除的時候。

閱讀更多

大公、小公計算潛規則

購屋時看到社區的豪華公設,不如先攤開數字,了解實際的面積計算,盤算這些公設是否符合需要,對購物人來說,最大的癥結點還是擔心把錢花在「看得到用不太到」的公設。

閱讀更多

蘭女鄭捷勻、楊子郁學測大放異彩,多才多藝「學霸」每年拿獎學金

今年大學學測,蘭陽女中大放異彩,語文資優班、曾四度獲得林燈基金會獎學金的學生鄭捷勻獲得宜蘭女生四科滿級分,也是國立高中女生唯一滿級分,錄取台灣大學法律系法學組;數理實驗班楊子郁拿下全縣女生自然組最高分,考上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閱讀更多

創宜中普通班紀錄,「魚販之子」林明葳五科滿級分,盼當醫生義診助人

宜蘭高中科學實驗班林明葳,兩次獲林燈文教公益基金會獎學金,在大學學測拿下五科滿級分,創下宜中第一位普通班學生獲得滿級分的紀錄。林明葳出身「魚販之子」,家境不寬裕,身為獨子的他,利用課餘幫忙賣魚,功課也從未讓父母擔心。

閱讀更多

賣菜打工貼補家用,「越南阿信」鄭翠玄錄取清大,蘇澳海事60年第一人

下課到菜園種菜、假日清早到市場幫媽媽賣菜,是蘇澳海事學生鄭翠玄的生活日常。就讀商業經營科三年級的她,逆境向上的故事有如「越南版阿信」,還好有林燈基金會成為後盾,她連續三年拿下獎學金,以特殊選才錄取清華大學學院學士班,成為蘇澳海事創校60年來考取清大第一人。

閱讀更多

即食包簡單上桌,不必當「購物喪屍」

即食包的運用,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僅需少許步驟,簡單地購買麵條或幾個肉塊就能輕鬆解決,就能變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家庭料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