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起!在一念之間



 

過程有多辛苦,達標時成就感就有多大。

 

如果曾經造訪過我的FB粉絲專頁,肯定看到不少運動相關的po文,尤其在這個夏天,趁著孩子們放暑假,不用趕早張羅她們上學,除了固定每周一次的健身房跑步和重訓外,一星期還可以排個兩、三天,努力起早趕在清晨六點前出門,或者去團練晨泳一小時,或者參加團練騎公路車爬山,先完成個35公里以上、超過兩小時的騎乘,再展開一整天的忙碌生活。

 

「都不會累嗎?」不少朋友看到我常會這樣問。


「如果不運動,恐怕會更累。」我總是這麼回答。

 

故事的一開始,其實有點無聊,就是個新年新希望而已。2015年初,不知怎地突然冒出個「今年要養成運動習慣」的念頭,這輩子許過不少新年新希望,真能落實的也沒幾個,但是這一次,我挺認真,台內資深主播無意間聽聞,還特別幫我介紹了健身房,就在農曆春節後,第一次踏進這個我一度以為此生無緣的地方。

 

上健身房前的我,跑步連1000公尺都有困難,跑起來步伐沉甸甸,總覺得自己像頭大象一樣的笨重,連教練頭兒都坦言,一開始看我跑跑步機都覺得心驚,沒想到固定每周一次的重訓肌力後,慢慢發現自己可以跑了,日常練跑從3K逐步加到5K、8K、10K,甚至在教練的推坑鼓動之下,不知道哪來的自信去報了鐵人賽,還被教練拐騙著把半程25.7公里的賽事改成51.5公里標鐵,硬著頭皮再加上游泳和公路車,糊里糊塗在2015年10月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場鐵人賽。

 

還記得那天進終點時,看到等在一旁的先生(他早已完賽等著我回來)和女兒,激動落淚,「我一個弱弱弱⋯⋯腳居然也有這麼一天!」,進終點的感動大大激勵了我,此後,真的讓我養成了運動習慣,並且一路維持到現在,即便懷孕期間,也不間斷的重訓直到生產前一周才休息。

 

懷孕期間在教練指導下也可以安全地持續運動。

 

其實我並不是天生愛運動的人,大學四年唯一曾經被當過重修的科目就是體育,而現在年過40,有三個女兒要照顧,還有個每天都得面對鏡頭,壓力不算小的工作,卻把運動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常想,如果連像我這樣條件的人,都能維持一定強度和頻率的運動,絕大多數的人一定也可以。

 

當然,這三年多的時間,我也不都總是意志高昂,總也是有意興闌珊的時候。《聖經》上有句話「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其實運動也是這樣,心思意念一轉換,立刻就左右自己的行動能力,從消沉懶散到積極奮起,其實就在一念之間而已。

 

「今天不挑戰,明天不會改變」,這是貼在健身房大面鏡牆上的一句標語,我常常會用這標語鼓勵自己。先設定個挑戰目標吧!別想太多、先做再說,就會發現改變是真的會發生。

 

開始運動後八個月,比了第一場鐵人賽。

 

連孩子也跟著一起比賽。

 

 

 

 

 

 

我是夏嘉璐。
「主播、主持人」,是大多數人知道的夏嘉璐。2003年農曆春節後,才剛拿到碩士學位的我,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就從電視新聞台開展,一直到現在,換了幾家公司,但從沒離開過電視台。
而「妻子」,是讓我有歸屬的身份。27歲嫁作人妻,驚訝嗎?是啊!就現代的標準來說是有點早。目前婚齡14年,雖然總也操煩在日常瑣碎中,但持續愉快,就台灣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的比例來看,算幸福!
至於「媽媽」,則是讓我成長最多的身份。婚前對孩子沒有特別興趣甚至有些抗拒,現在卻有三個女兒!陪伴她們長大的過程,我好像也跟著再成長一輪,能讓我有這幾個丫頭每天繞在身邊吵我煩我愛我,是 神的奇妙恩典!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跋山涉水的暑假

家有學齡童,一般來說家長對於孩子們的暑假安排都很費心思,在我的臉書動態上,看到了不少家庭接連進出桃園機場,足跡遍布歐美亞非,感覺都很精采,我們家的兩個姊姊暑假卻沒離開台灣,但也是跟著共學老師完成了一趟不簡單的行程。

共學共成長

進入暑假的第一個星期六,兩個姐姐一早七點多就被我叫起,趕著吃早餐、噴防蚊、擦防曬,帶上水壺和悠遊卡,準時八點送到家裡附近的捷運站,和共學團的幾個孩子集合,讓老師帶著先出發前往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為學團的學期活動「爬山大地闖關遊戲」預做準備。

時代的小故事,我們家的大歷史

讀著龍應台女士的《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書頁裡溫潤文字中的扎心提醒,最近一直迴盪腦海。我原以為,《天長地久》就只是龍應台女士寫給93歲高齡失智母親美君的信,但其實透過跨世代對話,她想跟讀者分享的,除了為人子女任憑時光蹉跎,沒能及時意識到,該和媽媽多留下些生命共行足跡的遺憾,其實還有很多關於美君那個世代的「大江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