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的情緒修煉



那天陪兒子讀孟母的故事,讀完「孟母三遷」和「孟母斷機杼」之後,兒子在心得上面寫著:「我覺得孟母沒有很愛孟子,『斷機杼』就沒有錢買食物。」

 

這位幾千年來受人讚賞的母親,在八歲兒子心中居然是這樣的地位!

 

原本反射性想要跟他說之所以讀這個故事是因為⋯⋯就是你我都可以想到的、從小就被直接灌輸的那些不二想法。

 

決定轉個彎:「你為什麼會這樣想呢?」

 

「因為他們已經生活很辛苦了,她可以用別的方法跟孟子說,把布剪斷就沒有辦法賣錢,沒有錢就沒有辦法買食物,這樣亂發脾氣很不公平!」

 

兒子的見解的確讓人意外。

 

「肚子餓很可憐的!」兒子接著說。

 

這一句讓兒子又回到還在加速成長、需要很多食物的八歲。

 

最後,決定不改變兒子的想法,真實呈現在他的閱讀心得;但事後還是有告訴他為什麼孟母在華人「親子教育」上的地位如此崇高,但兒子還是不為所動,甚至用他的語言闡述一些想法,統整下來,他想要表達的應該是:成年人更應該要學會控管自己的情緒,遷怒萬萬不能。

 

這就回到了他母親的專業上了!當初,醫學院畢業,我原本最希望走的是小兒科,但是在小兒重症和加護病房實習完之後,發現自己無法和悲傷情緒解離,再加上其他因素,最後選擇急診。

 

沒想到,急診才是真正磨練情緒和修養的地方。能夠留下來的,多數都學會「情緒切割和控管」。

 

當你因胸痛到急診,最後診斷不是心肌梗塞沒有大礙,拔點滴時醫護人員跟你說:「下次遇到這樣狀況,請尊重及信任119弟兄,到就近、有能力處理的醫院治療,不要任意跨區治療。」當下你聽到不爽咆哮醫護時,你知道嗎,其實這個護理師的父親,正是因為心肌梗塞等不到119急救送醫而猝死在現場。

 

當你因為孩子發燒39度心急掛急診,還等不到處理你就對著醫護人員謾罵時,你有沒有想過,其實被你罵的醫護,他的孩子正因為發燒合併腦膜炎住在加護病房。

 

當你不斷催促醫護得到冷冷回應:「請你稍等。」你氣得想掀翻護理站、櫃檯大吼:「這是什麼態度!」其實,這個懷孕的護理師正因為剛剛來不及拿尿壺給好手好腳的病人,就被詛咒「生孩子沒屁眼」,她沒辦法休息,只能重新調整情緒。

 

當你失控地不斷催促醫護人員、還逕自翻找護理站的病歷,被醫護制止而發飆破口大罵:「你們到底會不會做事情?醫療是服務業啊!醫德在哪裡?同理心呢?」其實,眼前護理師的父親正在另一家醫院急救中,他卻還要努力上完這個班,面對這麼多情緒、道德勒索,用盡一切保持專業。

 

當你隨隨便便辱罵護理師:「妳這護理師怎麼當的啊?這哪叫急診啊?」其實,她早上出門前才被天真的孩子問:「媽媽什麼時候可以送我上幼稚園?媽媽會來看我表演嗎?」她也很想問自己:「我這個媽媽怎麼當的。」

 

當你因為急性腸胃炎,肚子痛又吐又拉,希望急診趕快給你打點滴。準備處理你的護理師,也可能剛從廁所吐完回來。

 

當你因為咳嗽跟公司請假,想要快一點拿個診斷或就醫證明,好請假回家休息,所以衝到急診。你知道嗎?眼前的醫師可能病得比你還重,但醫護人員是不能隨便請假的⋯

 

 

 

 

 

 

 

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歷任台北榮總實習醫生、台大急診醫學部住院醫師、振興醫院急診醫學部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臨床技能中心主任。擁有美國ECFMG認證USMLE醫師執照、曾任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南加分部理事。現任振興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衛福部原住民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理事、台灣急診醫學會公共事務委員會委員、《醫師好辣》等健康談話性節目固定來賓、原住民族電視台節目Uninang健康站主持人,並出版《布農族・法莉絲》系列繪本。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急診醫師的兩難

多年經驗下來,情緒控管雖然早已切割變成急診專業的一部分,即使如此,今天還是帶著滿胸的鬱悶離開急診室。已經幫他把會診、治療、住院⋯⋯都安排好了,但心頭還懸在他身上。

雲端廚房正崛起

2021年餐飲界會朝向「集團收購化」與組構「復仇者聯盟」打群架的方式運營;前者包括餐飲集團開始收購獨立品牌壯大聲勢但不介入經營,後者則是各品牌間利用「抱團」模式共用行銷資源,這都是為了因應疫情生存而必須做出的改變。然而,我更看好的未來趨勢,就是「雲端廚房」的崛起。

我也是podcaster了

人常常不認老,但被時代潮流推著往前,半點不由人!從2003年投入電視新聞產業,到現在很多觀眾都把目光移轉到網路上各種新媒體平台,產業衝擊之大我輩中人心知肚明,早已有不少優秀同業轉換戰場,我則遲至去年底才開始進入podcast市場,有了很不一樣的媒體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