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界星巴克」進軍台灣



新加坡餐飲品牌The Soup Spoon把湯品變成餐食的主角,並以「可以吃飽的湯」將帶給全台不一樣的吃食體驗。(圖片取自/The Soup Spoon臉書

 

每齣戲的主角光環,往往需要「最佳綠葉」來襯托,甚至有時你會發現,燈火闌珊處的配角,乍看不顯眼,但少了它,拼圖永遠不完美。看似無關緊要卻舉足輕重,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在亞洲餐飲文化來說,「湯」便是處於這尷尬的位置。不管是華人、日本人、韓國人,餐桌上少了湯,用餐儀式總有著意猶未盡的失落感,然而諷刺的是,你會發現,「湯」永遠不會「篡位」成為鎂光燈下的一線主角,但又是耗費最多時間成就完美料理的關鍵綠葉,如今,這樣的刻板印象,將在台灣重新洗牌。

 

今天話題特別來聊「湯」,除了喚回大家對「湯」關愛的眼神,主要是要談一個有趣的品牌即將由中保科技集團引進台灣,那就是來自新加坡、朝「湯界星巴克」目標發展的餐飲品牌「The Soup Spoon」,中文名為「匙碗湯」。The Soup Spoon是把「湯」置於主角光環的餐飲集團,目前在新加坡已經有27家門市,12月20日也將插旗台灣,也是走出新加坡的海外一號店。

 

在新加坡有27家店的「The Soup Spoon匙碗湯」,可望於今年底進軍台灣。(圖片取自/The Soup Spoon臉書

 

許多料理的起源莫不與湯有所關連,像是湯頭之於牛肉麵、高湯之於火鍋等,處處都能發現湯在餐飲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因此想了解一處的餐飲文化,可以由湯入手。想熬一鍋「好湯」,時間是最奢侈的要求,速成的湯往往添加了味精或人工添加物,想要無添加需要耐心及時間的醞釀,這正是上班族所欠缺的。

 

「The Soup Spoon」的創辦人Anna喜歡周遊列國,她將旅行世界的所見所聞,以在地的元素再融入新加坡食材,創造出多款「可以吃飽的湯」,這些湯不僅取代了你我熟知的米飯、麵類、漢堡等主角,紮實的分量一碗便可滿足,顛覆湯僅能佐餐的刻板印象。

 

「The Soup Spoon」的湯如同一國文化的縮影,像是南非的鸚嘴豆、韓國的人蔘,還有參考自紐西蘭、不丹餐飲的經典元素,而這些揉雜各國特色的「湯主食」,是由新加坡原汁原味空運來台,在台灣不做加工,而歷經長途運輸還能新鮮呈現的關鍵,便是新加坡央廚使用的HPP高壓低溫殺菌技術。

 

台灣湯頭常見的作法,主要分為現煮、湯粉或湯罐頭以及近年流行的即食真空包技術,以真空包而言,又以高溫高壓或低溫殺菌最為人所熟知,然而如此方式容易造成顏色與味道流失,但透過新加坡「The Soup Spoon」這套HPP高壓技術,能在低溫狀態利用水壓去加壓真空包並殺菌,不僅可延後湯頭真空包的使用期限,最重要的是色澤與美味不會流失。

 

聽到如此,你肯定會問,那「現煮」選項豈不是更好?利基點為何?事實上,如同前述,想享用一碗無添加又真材實料的好湯,得用時間來換取,即便有餐廳願意費工製作,但呈現的品項種類肯定不會多,透過高壓低溫的技術,能將多樣化的湯頭濃縮於一家店中,讓消費者一踏入店,就能品嘗全世界。

 

「The Soup Spoon」的每一碗湯都代表一個故事,烤焙南瓜濃湯、濃綠羅勒番茄湯、義大利蔬菜通心粉湯、東京熱雞肉燉湯⋯⋯這每碗湯展現的精神,並非主廚出神如化的烹調技術,而是代表每處文化喜愛烹飪的人家常料理的凸顯。「The Soup Spoon」登台後,究竟以湯為主的用餐方式,能否改店民眾對湯的刻板印象,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曾威翰Wayne,在餐飲界有多年經驗,曾在擔任寒舍艾美酒店外場主任、台北西華飯店餐飲行銷副理,目前為棧酒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以及中興保全股份有限公司生活館營運處協理,本身愛吃、會做菜,擅長行銷,有經營多家餐廳的經驗,對餐飲潮流一直有所關注。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急診醫師的兩難

多年經驗下來,情緒控管雖然早已切割變成急診專業的一部分,即使如此,今天還是帶著滿胸的鬱悶離開急診室。已經幫他把會診、治療、住院⋯⋯都安排好了,但心頭還懸在他身上。

雲端廚房正崛起

2021年餐飲界會朝向「集團收購化」與組構「復仇者聯盟」打群架的方式運營;前者包括餐飲集團開始收購獨立品牌壯大聲勢但不介入經營,後者則是各品牌間利用「抱團」模式共用行銷資源,這都是為了因應疫情生存而必須做出的改變。然而,我更看好的未來趨勢,就是「雲端廚房」的崛起。

我也是podcaster了

人常常不認老,但被時代潮流推著往前,半點不由人!從2003年投入電視新聞產業,到現在很多觀眾都把目光移轉到網路上各種新媒體平台,產業衝擊之大我輩中人心知肚明,早已有不少優秀同業轉換戰場,我則遲至去年底才開始進入podcast市場,有了很不一樣的媒體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