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嗶卡」影片瘋傳,信用卡防盜刷祕技其實很簡單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段影片,一名外國男子手持讀卡機,趁著另一名男子轉身背對、不注意的情況下,神不知鬼不覺地靠近,然後在短短幾秒間就利用讀卡機,竊取了放在屁股口袋的感應式信用卡資訊。不少民眾看完影片之後,也擔心有一天自己的信用卡,會以這種方式被盜刷,RFID的資訊安全再度引起重視。
傳統條碼靠邊站,悠遊卡、eTag都用RFID
感應式信用卡方便又省時,全是因為卡片裡頭,有一張薄薄小小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標籤,只要靠近相對應的讀取器(例如讀卡機),即可傳輸資訊。
不時傳出有心人利用刷卡機技術,竊取RFID晶片卡的個人資料,讓使用者心驚驚。
RFID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可以說是無所不在。最常見的除了感應式信用卡,莫過於悠遊卡、一卡通之類的交通票卡;另外,高速公路收費系統eTag,也是拜RFID所賜。門禁管理方面,員工證件、大樓門禁磁環等,還有數位化學生證,也都內建RFID標籤。西門捷運站、東區地下街的台北市立圖書館智慧型分館,也全靠RFID借書證進出館、借還書。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連毛小孩身上的寵物晶片,都是運用RFID呢!
讀卡盜刷仍少見,檢查碼、簡訊通知防弊
讀取方便是RFID的優點,但也成為它的隱憂。影片之中的盜刷手法,早在2010年即在國外引起熱議,國外媒體也做過專題報導,若不肖份子拿著改良過的讀卡機靠近目標信用卡,確實能成功擷取資訊,今年四月時,也有國內媒體訪問律師因應之道。
國人一般使用的悠遊卡或聯名卡,都是用RFID系統。
不過消費者不必太過驚慌,一來是這種盜刷手法理論上雖然可行,不過目前的案例並不常見;二來是卡片背面的CVV(信用卡檢查碼)三碼並不會因此外流,且新款的感應信用卡也限制了感應的傳輸距離。若民眾仍覺得不安,可以請銀行在消費異常時用簡訊通知,一有問題,持卡人可以立即與發卡銀行聯絡,而目前已有銀行會主動提供異常訊息,減少被盜刷成功的風險。
防盜刷妙招1,市售防盜包包&卡套任君挑選
另外還有更有效的方法防範盜刷,就是使用具RFID防盜功能的卡套、包包,能夠阻擋讀取器讀取標籤。實際在拍賣網站輸入關鍵字「RFID防盜」搜尋,就有上百樣商品任君挑選,不失為保護資訊安全的好選擇。
搜尋各大商城RFID防盜刷商品五花八門,後揹包、零錢包或卡夾選擇非常多。
防盜刷妙招2,自製鋁箔卡套簡單又有用
不過小小一個卡套就要價三、四百元,最陽春的也要四十元左右,若持有多張信用卡、票卡,這樣購買下來也要花上不少錢。其實這類卡套的原理非常簡單,只要使用鋁箔紙之類的金屬材質包裝,就能屏蔽讀取機,網路上也已有熱心網友,公開分享卡套的製作方式,經由實際測試的確有效。有空的話,你也不妨自己動手做做看,不必花大錢,簡單又容易,就能安心享受智慧生活。
網友親身試驗,自製超簡易的鋁箔紙卡夾,就能有屏蔽讀卡機的效果。
部分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點關鍵字看更多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中保科首度進軍COMPUTEX國際電腦展 AI無人機、智慧城市海陸空應用受矚目
中保科技集團(9917)今(14)日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營業收入達四十六億三千七百九十八萬九千元,較去年同期四十二億八千二百四十一萬元增加三億五千五百五十七萬九千元,成長8.30%,每股盈餘為新台幣1.59元,在業績亮眼的同時,中保科技集團也宣布,將首度參加5月20日-5月23日的COMPUTEX國
建立集團AI大腦 強化產業競爭力 中保科技集團、國產建材集團舉辦「AI素養高階共識營」
有鑑於AI發展已成不可逆的趨勢,如何掌握AI關鍵影響力及創造產業新契機,是各行各業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中保科技集團與國產建材集團於4月24、25日特委由台灣人工智慧學校(AIA)規劃「AI素養高階共識營」;針對產業屬性為120位集團各公司高階經理人,設計專有課程及專家授課,期望透過由上而下的方式,於集